11/30劍潭山環境教育館永續論壇(四)
- visionunion
- 2024年5月1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11月30日(四) 劍潭山環教館第四場永續論壇辦理,邀請到陳彥甫副教授、李明晃處長、蔡以倫講師、吳盈蒂副理,以及十多位與會的來賓。論壇開始之前,照例邀請講者及與會來賓參觀了環教館的場域及設施。

吳盈蒂副理介紹「環境教育館的宣傳之道」,首先提到怎麼為地方做品牌宣傳,先從了解地方特色、資源有那些、文化歷史等各面向是否有亮點。再來確定宣傳的目標對象是誰,後續再來制定方法及策略、設計宣傳訊息及運用那些宣傳管道。實際來看,建議就以環教館早已建置多年的多項綠能設施來進行首波宣傳,這是其他社區所沒有的,而劍潭山環境館這裡多樣且集中。
陳彥甫老師分享的是「生態設計如何運用於社區」,可能的解方為公民科學設計,就是公民科學加上設計科學,運用雙菱形模式來檢視,先是發現問題,再進一步聚焦定義,產生行動概念原型,而後形成成果。以目前社區的案例來看,劍潭山下自然環境良好,但蛇類、蜂類的安全議題經常提出來討論,再來聚焦此議題的急迫性及進一步調查可能發生問題的位置,找出熱點,最後再形成行動方案。
李明晃處長「社區的永續經營」。以芝山生態綠園為範例,介紹如何在社區中從事永續經營的實際做法,並建議要跨域資源整合與異業合作,如此的一直互補整合,可以將力量加乘。還有就是生活圈串連及在地社群的連結,例如辦理體驗市集、小小導覽員培訓、快閃音樂會等,展現多元及各自不同的特色,讓社區有活動有活力有創意。
蔡以倫講師主要講述的是「社區中的健康議題-香草植物的芳療運用」,目前劍潭山環教館屋頂正種植著四種香草植物,蔡老師建議還可以種植香茅、艾草、芸香等,還有防蚊的樹種例如;檸檬桉、肉桂、苦楝樹等。社區可以將這些香草製作純露、手工皂及防蚊噴霧等。運用辦理這些活動來增加社區的活動多樣化及曝光度。
今天是劍潭山永續論壇的最後一場次,在此感謝各場次參與的專家學者及不辭辛勞前來與會的貴賓們。大家的許多觀點與建議,都已影音記錄下來。重點是如何實踐與落實。不論如何,劍潭山環教館在前輩們的努力之下,已有現今的規模,還需要結合大家的力量,向前邁進。最後,奉上誠摯地謝意,感謝大家。
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廣告
Comments